三贤清韵传廉音
中国纪检监察报
在山东省青州市这座古城内,循“廉”音而行,必定要先走进位于范公亭公园的“三贤祠”,在唐楸宋槐、苍松劲柏中,回望一段激荡的历史,倾听一个个勤政爱民的故事,感受那一股纯净而又温暖的三贤清韵……
三贤指的是富弼、范仲淹、欧阳修三位先后出任青州知州的北宋名臣。他们虽任职时间并不长,但都是心系黎民、清廉自守、广施德政,为百姓做了大量的善事义举,深受感念和爱戴,所以才被百姓敬称为“青州三贤”。
北宋庆历七年(1047年),富弼以资政殿大学士加给事中的身份知青州,从此奏响了三贤清韵的序曲。当时,恰逢河朔一带洪水成灾,数十万流民奔涌至青州境内,富弼毫不犹豫动员所属各州县腾挪公私房舍10万余间,妥善安置灾民。
有人劝富弼谨慎行事,不要一下子接受这么多的灾民,万一出事,不好交代。他坚定回应,岂能以一己之安危,而弃数十万性命不顾呢?富弼把灾民分散安置,组织当地官吏分区管理,并且劝说本地富户捐献粮食,开仓赈粮,供应灾民。他同时下令,山林坡泽中可供食用的,任凭灾民采集。
第二年夏天,青州一带粮食丰收,富弼据情为灾民发放归家口粮,救活了大量灾民。不仅如此,富弼还从灾民中招募选拔了一批青壮年当兵。富弼推出的这一系列赈灾方法,简便易行,周密可靠,效果很好,此后各地纷纷效仿。
朝廷知道富弼的功绩后要奖赏他,他坚辞不受,认为救灾济民是地方官的职责,能救活数万人,胜过24岁当宰相。由此可见其爱民胜过官职的高尚情怀。富弼担任仁宗、英宗、神宗三朝重臣,史称其公忠直亮,功成退居,朝野倚重,有大臣之风。他一生做过许多事情、取得很高成就,但从不夸耀,对青州救济灾民却多次津津乐道,并把此事写成《青社赈济录》一书。富弼在青州任职三年多,政绩显著、深得民心,他离开青州时,百姓在瀑水涧旁修筑“富公亭”以作纪念,后改建为“富公祠”。
皇祐三年(1051年),范仲淹接替富弼任青州知州,此时他已是迟暮之年,但他不顾年老体弱,带病处理繁杂的公务,还经常微服察访黎民百姓,体恤民情。范仲淹上任之初,青州粮食价格还是很高。按照当时朝廷的规定,青州百姓的皇粮要跑到博州去交纳。青州粮价昂贵,再加之路途遥远,成本很高,百姓不堪其苦。
范仲淹经过调查,知道博州的粮价比青州便宜许多,于是改变以往的做法,让青州百姓按照正常年景的粮价交钱给官府,以款代粮,然后派人去博州就地购粮,很快就完成了预定的皇粮任务。事后,范仲淹还令人把购粮剩余的钱款退还给百姓,青州百姓感动不已,“因立像祠焉”。当时,青州流行一种眼病,蔓延多年,难以治愈,困扰百姓。范仲淹亲自搜集民间药方,利用清澈的阳河泉水调制成“白丸”,为不少人治好了眼病。为此,范仲淹把调制药丸的清泉命名为“醴泉”,并在醴泉上建造了一座亭子,后人感念范仲淹的功德,将此亭称为“范公亭”。现此亭就位于三贤祠迎门处,参观的人们一走进祠门,便能将历史定格在范公汲水治病的场景。
皇祐四年(1052年),64岁的范仲淹被调往颍州(今安徽阜阳)赴任途中溘然长逝,但他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的拳拳为民之心和家国情怀一直长存并绵延流长,为中华优秀人文精神和清官文化的积淀,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1934年春,冯玉祥来到青州拜访“范公亭”,壮怀激烈之中,他挥笔写下一副对联:“兵甲富胸中,纵教他虏骑横飞,也怕那范小老子;忧乐关天下,愿今人砥砺振奋,都学这秀才先生。”
北宋熙宁元年(1068年),欧阳修以兵部尚书知青州,他是继富弼和范仲淹之后,到任青州的又一位贤臣。他到青州后,奉行“宽简而不扰”的施政方针,刚到三五天,官府事情已减去一半;两月之后,“官府如僧舍”;两年之后,出现了“年时丰稔,盗讼稀少”的景象。有人问欧阳修,为什么为政宽简而事不废弛呢?欧阳修说,如果以放纵为宽,以略为简,那么政务就会弛废,百姓就受其害。我所谓的宽,不去做苛刻而急切的事;所谓简者,不做那些繁杂琐碎的事情罢了。这种宽简不扰,是自己不求政绩、不求声誉,单求与民方便、休养生息。
政声人去后,丰碑在心间。如今的三贤祠,院内唐楸宋槐,老干虬枝,沐千年风霜,依旧荫翳蔽日、生机盎然,继续守望着三贤,荫泽着世人。正如三贤清廉自守的高尚品格、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、勤政爱民的嘉言懿行一样,历久弥新,熠熠生辉,如黄钟大吕一般,一直教育、警醒、砥砺着后来人。